2009年10月17日 星期六

教練如何支持自主學習者

從字義來看自主學習就是個人體察某種需要而主動學習個人自覺缺乏的技能,所以談論自主學習這個主題其實要從幾個切面進入(1)自覺需要(2)學習風格(3)行動及反思(4)學習循環。

自覺需要

這是引動自主學習最重要的起點,如果學習者個人不覺得需要進行任何學習活動,那麼甚麼事也不會發生。那麼需要是什麼呢?其實就是學習者覺得擁有某項技能時可以為他創造利益或者避免危險。例如一位在外商公司上班的白領工作者,學習第二種語言可以讓他跟母公司在溝通上比較有效率,這樣一來可以降低失去工作的危機同時還有可能更進一步利用語言能力展現自己的才能。這樣的利益才有可能引動學者的自主學習需要,也才有可走到第二階段的學習方法。

那麼身為教練者,我們可以如何協助學習者呢?首先當然是引到導學習者發現他的需要。「就像你是公司的總經理,你會想要具備那些技能?這些技能可以為你的公司和你自己代帶來那些利益?」「遇到這樣的挑戰,如果你有能力,你會採取什麼行動?」這類的問話可以讓學習者從他有能力的角度開始去想他具備技能後可能的利益,這樣就能更有力量引動學習者走向第二階段。

學習風格

當學習者有了學習動機以後,接下來就要關心學習方法,學習方法有很多樣如看書上課、體驗學習、觀察典範等等。但這些方法學習必須再配合學習者個人的學習風格才能真正顯現出學習效果。那麼什麼又是學習風格呢?其實學習風格就是每個人在學習時所表現出的偏好,例如有些人喜歡看書然後進行反思,也有人一定要馬上執行再來修正。1987Peter HoneyAlan Mumford提出了四種學習風格(1)行動型(2)反省型(3)理論型(4)實際型。1997Silver, Strong Periniu也提出另四種學習風格(1)精熟型(2)理解型(3)自我表達型(4)人際型。不管使用那一種分類方式都是在幫助我們將學習方法和學習風格做較佳的配合,讓「學習效果」最佳。

在這個階段裡,教練又要擔負起什麼樣的任務?第一步先確認學習的學習風格,這方面一般都可以運用一些分析問卷來做初步的分類,然後由教練進行釐清,確定學習者喜好的學習方法是和學習風格是契合的。「在以往的經驗裡什麼樣的學習方法最能引起你的注意?」「這個學習方法可以讓朋友看到、聽到或感覺到你什麼改變,並確定你學會了這個技能?」這些問話可以幫助了解學習者喜歡的學習方法。「你如何確認這項技能你已經完全熟悉而且可以自由運用?」「通常你的朋友會怎麼說你已經具備的這項技能?」以上問話是瞭解學習者的學習風格。當學習方法和學習風格不一致時,教練就必須立即澄清,並協助學習者找到適當的學習方法。

行動及反思

任何學習行為後如果不採取實際行動,那也止於擁有知識而已,並無法對學習者產生實質的利益。就像你知道何時撥種、施肥、灑水,但如果不實際去做,你一樣無法擁有一株盛開的花朵。而且當你真正動手做時,也才能證實你所擁有的知識是有效。當然這實作的過程中一定會有和自己的「地圖」不同的地方,這時透過學習者的反思就有可能延伸出兩種可能結果(1)調整方法(2)無效丟掉。不管行動後的結果如何這些經驗都會被帶到下階段「學習循環」,這部份我們下一段再討論。

教練該如何在這階段給予適當協助?「你知道有那些資源是可以讓你更容易去運用你所學的技能?」「如果結果是十分,使用這個新技能,可以讓結果達成幾分」這些問題可以協助學習者找到行動的動力和資源。除此之外,教練更要慎重的處理反思的部份,這些成功或不成功的經驗都會被學習者轉化成信念,這也就成了思考的框架,所以教練必須引導學習者「沒有對錯,只有反饋」「事情不會只有一種定義,只因你從一個角度看進去」,這樣才能讓學習者察覺每次行動都是一種全新的行動。

學習循環

這階段是延續上階段的反思而來,而且影響到第一階段的自覺需要,如此循環下去。如果反思得到正向結果,那也就會引動更多的自覺需要,然後就產生正向循環,讓學習者更有力量。反之,負向的反思沒有適當引導學習者看見各種可能性,那自然就掉進負向循環,學習者就漸漸失去動力,就像一攤死水,慢慢的被蒸發掉。

「在你的過去經驗中有沒有不是那麼失敗的時候,你是怎麼做的?」「朋友對這結果的看法如何?」教練在問句上可以多讓學習者專注在他人對自己「地圖」的定義是什麼?打破各種思想框架,讓學習者再此起動「自覺需要」。

教練過程其實就是一種自主學習的過程,當被教練者有某種需要時找到了教練,教練協助被教練者去找出期望,然後跟據這個期望就會發現與現實之間的落差,然後引動被教練者的行動計劃,教練協助尋找資源並陪伴被教練者一起行動,最後評估成效,確保被教練者處在正向循環裡。

教練在這過成本身也是在進行一場自主學習,教練必須很清楚自己和被教練者的學習風格,選擇合宜的教練方式和技巧,隨時調整自己支持被教練者,讓自己處在正向循環裡。

參考資料

自主學習, ICA, 2009

學習風格淺介,田華芳, 臺灣大學教學發展中心, 2007/10/30 http://ctld.ntu.edu.tw/epaper/?p=523

重塑心靈,李中螢,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2006/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